小辣椒樱桃私密入口三秒自动进入_禁止18勿近1000部芒果免费_神秘通道入口三秒自动进入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关于2020年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的自评报告

发布日期:2020-10-28点击:[]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关于2020年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的

自评报告

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025)、《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0年全省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教办职成〔2020117)以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63号)要求,我院围绕办学基础能力、“双师”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开展了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的自评工作,现报告如下。

一、学院概况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公办、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承担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本专科成人学历教育、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在职人员培训任务。学院隶属于河南省司法厅,受省教育厅的业务管理和指导。

学院成立于1984年,前身为河南省司法警官学校,2001423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现有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和文化路两个校区。学院内设监所管理系、法律系、警察学系、司法行政管理系、信息技术系等五个专业系和基础部、警体部两个教学部。开设有刑事执行、法律事务、警察管理、社区矫正、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7个专业。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后勤管理机构健全。

在省司法厅的正确领导和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稳步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警察类高职院校。学院现为“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和“省级文明校园标兵”,被中共河南省委命名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先后荣获“河南高职高专院校综合实力20强”,“中原经济区建设最佳服务高校”,“河南高等教育社会满意院校”等称号,被司法部授予集体一等功。

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情况

(一)办学基础能力

学院从制度、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基础办学条件,丰富教育教学资源。2015年,学院主体迁入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显著提升了办学条件,切实保障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1.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2011年起,学院实行参照公务员单位管理。办学经费收入包括河南省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事业收入等,呈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2018年、2019年,学院财政性教育经费收入分别为:6200.28万元、11541.7万元、10560.42万元,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分别为:7777元、12871元、12262元。

1               财政拨款水平统计表

年度

2017

2018

2019

财政性教育经费(万元)

6200.28

11541.7

10560.42

在校生数

7973

8967

8612

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元/生)

7777

12871

12262

2.教学仪器设备配置

学院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教学仪器设备,用于教学、科研等工作。2017年、2018年、2019年,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分别为:1328.39万元、2563.14万元、2610.18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为:1666元、2858元、3030元。

2              教学仪器设备值统计表

年度

2017

2018

2019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1328.39

2563.14

2610.18

在校生数

7973

8967

8612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生)

1666

2858

3030

3.校舍

学院占地面积477017.07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87474.67平方米,按2019年在校生8612人计算,生均达到 10.16 平方米。

4.信息化教学条件

学院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化教学条件得到飞跃发展。目前,拥有教学用终端(计算机)700台,按2019年在校生8612人计算,每百名学生拥有8.1台。校园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5632兆,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000兆,网络信息点数1000个,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拥有数字资源总量165GB,上网课程10门,建立了虚拟仿真实训室。校园一卡通可用于校内就餐、图书借阅、校内购物、上机上网、住宿管理、学籍管理及用水、洗浴等领域。行政办公、教务教学、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校园门户系统等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二)“双师”队伍建设

学院一直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得力措施,常抓不懈。一是抓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素质的提高;二是抓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三是抓专业梯队建设;四是抓教师水平的普遍提高。通过以上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富有敬业和创新精神、结构合理、数量足、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1.教师结构

2019年,学院有教职工333人,其中专任教师232人,另从行业、企业和其他院校聘请了一批专家和优秀教师到学院任教。拥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8人。在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64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68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7.6%29.3%35岁及以下教师30人,36岁—45岁教师115人,46岁—60岁教师87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50%37%。学院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

3           2019年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专业技术职务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他

人数

64

110

51

7

比例(%

27.6

47.4

22.0

3.0%

4            2019年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学历

博士

硕士

大学

专科

专科以下

人数

1

68

163

0

0

比例(%

0.4

29.3

70.3

0

0

5            2019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年龄

35岁及以下

3645

4660

人数

30

115

87

比例(%

12.9

49.6

37.5

2.“双师型”教师配备

学院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坚持选派教师到行业一线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将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行业一线,不断锻炼、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应用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有“双师型”教师109人。

(三)专业人才培养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立足行业、面向政法、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学院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平台和抓手,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院管理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司法警官高等职业教育。

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学院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科学论证、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打造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第二课堂体系三大教学体系,遵循“基础扎实、专业宽泛、注重实践、强化能力”的原则,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政法系统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需要,学院进行了“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适应新时代司法类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院积极开展校局(校狱、校企)合作,探索便捷入警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2.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在深入分析各专业学习特点和社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积极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内容改革,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启发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应用技能。

学院结合教学改革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在课程内容上充分体现现代社会和行业、企业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岗位技能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贯彻“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强调基础理论课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可持续发展为度,强调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课程开设结构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从整体上优化课程结构,减少理论课学时总量,进一步增加实践性教学时数,调整和充实实验教学的内容和体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保障。同时,加强了文化基础教育,开设了公安、监狱、司法行政业务知识课程,适应了学生就业、继续教育、参加专升本及招警考试等实际需要。

2019年,学院开设的A类课程(纯理论课)共 4948 学时,B 类课程(实践+理论课)共 28562学时,C类课程(纯实践课)共21340学时。 ABC三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分别为: 9.02% 52.07%38.9 1%,课程开设结构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

6                  课程开设结构

课程类别

A

B

C

课时数

4948

28562

21340

课时比例(%

9.02

52.07

38.91

2)精品课程建设

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认真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着力打造精品课程。《商法原理与实务》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并立项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被评为司法部部级精品课。学院还立项建设院级精品课程18门。这些精品课程对学院的课程建设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3.校内外实践教学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大力进行校内实训设施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良好,能够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学院设有痕迹检验、现场勘查、刑事照相、刑事执行、社区矫正、司法鉴定、会计、计算机等实验室和语音室、模拟法庭、虚拟仿真实训室、射击馆等校内实训基地。法律事务专业实训基地被评为为省级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院为校内实训基地配备了较为完善的仪器设备,有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1074个,2019年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达到0.12个。

学院依托河南省第一监狱、河南省女子监狱、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区人民法院等单位,建立了36个校外实训基地。组建了由学院、司法局(监狱、司法所)双方人员构成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2018学年,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达到90857人天,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10天。

4.校企合作

在河南省司法行政系统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与各监狱、司法局(所)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20172018学年,学院面向监狱、司法局(所)干警开展培训分别达到 50560人天、57190人天。校企合作开发教材3种,合作开发课程1门。

201720182019年,学院支付合作单位兼职教师课酬分别为:、50.68万元、71万元、60.14 万元。

7                  兼职教师课酬统计表

年度

2017

2018

2019

课酬(万元)

50.68

71

60.14

(四)学生发展

1.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

学院鼓励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各专业把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试、技能等级取证的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实现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的零距离对接。

201720182019年,毕业生获得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人数分别为:17人、20 人、28人;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分别为:6.65%8.41%8.39%

8              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表

年度

2017

2018

2019

毕业生数

1130

1681

2348

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书人数

17

20

28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6.65

8.41

8.39

2.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院领导挂帅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招生就业处牵头,建立了院、系、辅导员三级就业工作机制,将毕业生工作的“一把手工程”延伸到各系、各班级。坚持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面服务。每年组织2次优秀毕业生创业报告会,进行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站,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组织毕业生参加招聘会、推荐会,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经过学院上下的共同努力,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1)毕业生直接就业率

201720182019年,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分别为:799人、912人、1054人,直接就业率分别为:70.7%55.9 %44.8 %

2)毕业生就业去向

就业单位去向:201720182019年,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留在河南省内就业的人数分别为776人、874人、908人,占直接就业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 97.1%95.8 %86.1%;到中小微企业及基层就业的人数分别为 791人、887人、958人,占直接就业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98.9%97.2%90.8%;到500强企业就业的人数分别为4人、3人、67人,占直接就业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0.5%0.3%6.3%

9                 毕业生直接就业情况表

年度

2017

2018

2019

毕业生数

1130

1681

2348

直接就业人数

799

912

1054

直接就业率(%

70.7

55.9

44.8

河南当地就业数

776

874

908

河南当地就业比例(%

97.1

95.8

86.1

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数

791

887

958

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比例(%

98.9

97.2

90.8

500强企业就业数

4

3

67

500强企业就业比例(%

0.5

0.3

6.3

专业相关度:2019年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在专业相关岗位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专业依次为行政执行、社区矫正、国内安全保卫,专业相关度分别为100%58.33%29.41%;在专业相关岗位就业比例最低的三个专业依次为司法鉴定技术、法律事务、心理咨询,专业相关度分别为5.15%4.93%0

10          2019年各专业相关岗位就业情况表

专业

直接就业学生人数

专业相关岗位就业人数

专业相关度(%

行政执行

1

1

100.00

社区矫正

12

7

58.33

国内安全保卫

17

5

29.41

司法警务

20

5

25.00

计算机应用技术

121

21

17.36

法律文秘

37

6

16.22

刑事侦查技术

34

3

8.82

刑事执行

57

5

8.77

信息安全与管理

12

1

8.33

警察管理

223

14

6.28

会计

85

5

5.88

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

17

1

5.88

司法鉴定技术

97

5

5.15

法律事务

284

14

4.93

心理咨询

38

0

0.00

司法信息技术

0

0

0.00

社会工作

0

0

0.00

(五)社会服务能力

1.专业设置

学院专业设置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原则,致力于充实内涵、拓宽领域、优化结构、提升品位。2019年,学院开设有刑事执行、司法警务、警察管理、国内安全保卫、司法鉴定技术、法律事务、法律文秘、社会工作、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心理咨询等17个专业。

刑事执行和法律事务为学院骨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经多年建设和发展,办学示范作用明显、社会声誉好、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足,深受社会欢迎。刑事执行、社区矫正、司法鉴定技术、警察管理等为学院特色专业。刑事执行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刑事执行、法律事务(社区矫正)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重点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树立了学院品牌,确立了竞争优势,为学院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1)专业点学生分布

2019年,学院共有在校生8612人。在校生规模最大的五个专业依次是:法律事务(2410人),警察管理(1266人),计算机应用技术(1001人),法律文秘(722人),司法鉴定技术(714人);在校生规模后五名的专业依次是:司法信息技术(140人),行政执行(134人),心理咨询(129人),国内安全保卫(116人),社区矫正(116人),罪犯心里测量与矫正技术(107人)。

11               2019年专业点学生分布情况表

专业

学生人数

比重(%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01

11.62

法律事务

2410

27.98

司法鉴定技术

714

8.29

警察管理

1266

14.70

司法警务

288

3.34

国内安全保卫

116

1.35

法律文秘

722

8.38

司法信息技术

140

1.63

社会工作

319

3.70

刑事执行

404

4.69

会计

345

4.00

心理咨询

129

1.50

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

107

1.24

信息安全与管理

230

2.67

刑事侦查技术

171

1.99

社区矫正

116

1.35

行政执行

134

1.56

2)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

作为政法类院校,学院的专业设置主要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够与河南省产业发展相匹配,并为构建“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实现中原崛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刑事执行、司法警务、警察管理、安全保卫、司法鉴定技术、法律事务、法律文秘、司法助理、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等专业,面向维护经济、社会秩序需要,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不可或缺的法律服务,培养政法类专业人才。会计专业,面向产业发展需要,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经济和中介服务,培养财经类专业人才。计算机应用技术、司法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面向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

3)招生计划完成质量

2017年,学院计划统招2176人,实际录取2135人,实际录取率98.1%;第一志愿上线率100%;实际报到1979人,新生报到率92.7%2018年,学院统招计划1859人,实际录取 1859人,实际录、、取率 100%;第一志愿上线率100%;实际报到人数1737人,新生报到率93.4%2019年,学院统招计划2227人,实际录取 2227人,实际录取率100%,第一志愿上线率100%;实际报到人数2103人,新生报到率94.1%

12                招生计划完成情况表

选项

2017

2018

2019

统招计划

2176

1859

2227

统招实际录取人数

2135

1859

2227

统招实际录取率(%

98.1

100

100

统招计划报考上线率(%

100

100

100

统招第一志愿上线率(%

100

100

100

统招实际报到人数

1979

1737

2103

统招新生报到率(%

92.7

93.4

94.4

自主招生计划人数

804

1184

73

自主招生报考人数

893

1315

73

自主招生报考率

111

111

100

自主招生实际招生人数

684

1065

73

自主招生计划完成率(%

85.1

90

100

2.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情况

学院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主要体现在科研工作成效和向行业一线单位提供咨询等智力服务。20172019年,学院教师主编、参编各类教材、著作25部,出版专著2部;发表在CN级以上刊物的各类学术论文近200篇;由我院教师主持的各级立项课题47项,其中省部级课题8项,取得各类专利近14余项。《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在河南省期刊综合质量检测中,被评为“一级期刊”;在河南省高校学报综合质量评估中,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特色期刊”;在全国高职高专“三优”评比中,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为行业一线的业务提供了智力支持。

学院还经常组织师生赴监狱、司法局(所)和社区进行普法宣传,以及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以增进社会利益为己任,向企事业单位提供的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多采取免费形式。201720182019年,技术服务到款额(纵向科研)分别为1.28万元、0.9万元、2万元。

3.满足政府购买服务情况

学院承办了河南省司法行政系统干警培训,201720182019年分别培训政法干警2540人次、2873人次、1785人次,20172018年政府购买服务收入分别为646.66万元、220.42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有待优化。学院教师队伍中专职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水平和现代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尚属空白,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的比例不高。

2.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各专业点学生分布不均衡,偏差过大。2019年,法律事务专业有在校生2410人,占在校生总数27.98% ,同时有个别专业在校生规模较小,如心理咨询129人,国内安全保卫116人,社区矫正116人,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107人,这四个专业在校生合计数占学院在校生总数的5.43%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需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4.学生发展能力不够充分。目前,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偏低,个别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专业相关度不高的问题。

5.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革教师队伍管理的方式、方法,探索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的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和职业荣誉感。通过引进与培养并举,重点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打造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2.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结合司法类国控专业布点实际,以特色专业群建设为龙头,巩固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及时增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招生规模过小以及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专业。

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和美誉度,打造学院优势、特色专业品牌,构建“法学为主,文理兼顾,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

3.规范和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建立司法类国控专业便捷入警机制为契机,探索建立、健全由司法厅、监狱局、戒毒局、监狱(所)、社区矫正机构等相关部门与学院共同参与的司法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深入研究行业和实际工作要求,指导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提高学生发展能力

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和服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5.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图书、实验实训设施和校园信息化建设。以专业群为基本单位,整合资源,集中财力,加大实践教学设备、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形成专业群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20201026

上一条: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律事务专业购置纸质图书询价公告
下一条:2020年校园地助学贷款学生名单公示

关闭

汾阳市| 县级市| 平邑县| 绥化市| 赣州市| 孝义市| 松潘县| 买车| 秦皇岛市| 神木县|